中国文明网总站| 南宁未成年人网络家园

南宁市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风采展

来源:南宁文明网   2023-12-08
  2023年12月5日,南宁市举行第七届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会,活动现场为荣获2023年南宁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广西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进行了颁奖。一直以来,南宁市坚持将志愿服务作为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载体,汇志愿微光,让温暖如炬。“文明南宁”微信公众号将开设专栏对获奖的项目、组织和个人进行展示,助力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培育志愿服务品牌。
  吴应兵 
  2022年度全国最美志愿者
  从部队的绿军装到志愿服务的绿马甲,这名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2次,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的退役军人完成了从军人到志愿者的身份转变,将家国情怀从保家卫国向奉献社会延伸。他,就是南宁市江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退役军人“冲锋号”应兵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也是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全职志愿者——吴应兵。
  十年来,吴应兵始终弘扬退役军人正能量,一直致力于志愿服务事业,先后在南宁市江南街道二桥西社区、南宁中心血站、南宁科技馆、广西科技馆、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超10000小时,无偿献血超140次,献血量近56000毫升。
  倒热水、推轮椅、帮忙挂号、陪同检查……近日,记者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入口处见到了吴应兵,他正身穿志愿者标志的绿色马甲,为前来就诊的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包括帮助患者挂号、缴费、取药,引导患者就诊,对特殊患者(如残疾人、无亲属陪护)陪同检查并疏导窗口排队秩序等。
  四年的坚持不懈,赢得医院和患者好评。其间,他收到不少患者亲笔手写给他的感谢信,并赞扬他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爱心,有学习雷锋的精神;市二医院为他特设了“吴应兵·志愿服务岗”,是该院首个以志愿者个人命名的志愿服务岗,旨在号召全院职工学习吴应兵的志愿服务经验,共同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并将优质的服务与医院具体工作融会贯通,用爱心传承文明、用真情奉献社会。
  一个人的小善,汇集成一群人的大爱。市二医院社工部主任莫燕球表示,吴应兵在医院志愿服务4年的时间,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医院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还有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医院志愿服务队伍中,用志愿服务传递温暖。此外,还有362名退役军人受他感召,加入江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退役军人“冲锋号”应兵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发挥自身价值,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南宁市“骑心合力”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志愿服务项目 
  2022年度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南宁是全国有名的“电驴城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360万辆,几乎每2名南宁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成为人们最便利的出行工具时,因充电、停放、不当使用等问题引发了多起亡人火灾。
  

 

  为着力破解电动车火灾防控难题,南宁市于2016年成立“骑心合力 骑乐无穷”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消防宣传志愿服务项目,帮助自建房、住宅小区、社区和农村地区遏制火灾发生。项目针对火灾防控的五个关键环节:销售、停放充电、使用修理、隐患整治、宣传发动,摸清全市电动车销售点、停放充电点、修理点、居民小区、自建房等场所底数,在全市范围内划分3000个网格,招募志愿者,分步推进电动自行车隐患排查和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严防电动车火灾的宣传声势。
  “骑心合力 骑乐无穷”项目过去两年共开展服务3.3万次,参与志愿者共2万人次,全市已建成机甲志愿服务队、外卖骑手志愿服务队、大学“蓝焰青春”消防宣传社团、“小小消防宣讲员”等特色志愿服务分队16支。服务对象4万人,志愿服务总时长3.8万小时。经过三年的整治,电动车火灾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志愿者主动参与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举报投诉火灾隐患超20000条;南宁电动车火灾起数同比下降了89%,电动车保有量增加的同时火灾起数持续平稳,再未发生有影响、死亡多人的电动车火灾。
  下一步,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将进一步瞄准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难题,结合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在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志愿服务项目和“蓝焰青春”消防志愿服务社团的基础上,拓展消防志愿服务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推动消防志愿服务在邕城大地广泛持续深入开展,强化消防末端治理,最大限度地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为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宁市隆安县城厢镇震东社区 
  2022年度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社区
  震东社区所辖的震东集中安置区是广西在县城安置的最大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2018年底完成安置搬迁群众5847户24423人,其中,残疾人1864人,占比7.63%。几年来,面对残疾人口比例大、治理难题多等挑战,震东社区将助残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载体,积极培育发展助残志愿服务队伍,精准实施志愿服务项目,推动社区残疾人事业向好向善发展。震东集中安置区先后获得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4项国家级荣誉,获得“自治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6项自治区级荣誉。
  
  一、培育助残志愿服务组织。组建志愿助残服务队伍,凝聚助残力量,组织社区“两委”干部、乡村振兴工作人员、网格员、党员、爱心人士等加入志愿助残队伍,组成“天天敲门组”“帮帮团”“小梁送工”服务组等志愿助残服务队伍8个,目前志愿服务者共有2200多人。实行“党建+网格”助残模式,把社区78个楼栋单元划分为15个网格,安排志愿服务队员到相应网格,推动志愿服务下沉到户到人,要求对残疾群众的服务做到“三有”:残疾人家庭一户一册档案有人管,所有楼栋“栋栋有人看”,残疾群众问题诉求有人抓,确保“妈妈式”志愿服务送到每个残疾人家庭,打开助残服务新局面。
  二、打造助残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市残联“残健互助 蓝灯指路”志愿助残品牌和社区便民利民党群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等“九个中心”志愿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有影响的志愿服务子品牌和行动,扩大社区志愿助残服务的辐射面。深入打造“社区送单、企业派单、居民接单”的“小梁送工”就业服务品牌,志愿服务团队每天实行“点对点”送工,2020年3月项目实施以来截至2022年11月底,累计送工885批次7.03万人次,帮助搬迁户实现务工收入超900万元,其中,受益残疾人达4000余人次,有力促进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打造“楼栋管家”先锋团队,对行动不便、独居的困难残疾群众,通过走进单元、敲开家门,坐下聊天的方式,及时掌握残疾群众诉求、困难和意见,做到天天敲门、时时关照。2020年实施以来累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300多次,开展送宣传、送政策、送知识活动20次,惠及残疾群众7000多人次。
  三、深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以来,志愿服务队伍接待群众3万多人次,其中,残疾人占8000人次。为1200名残疾人低保对象办理了生存认证,统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91万人次;“帮帮团”志愿小分队为残疾群众代办民政事务、就业、医保等事项200多人次,把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最末梢;“10分钟服务到家”热线全年办结残疾人求助事项500多次,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结合国庆节、传统节日、国际残疾人日、助残日等,融合开展系列志愿助残专项公益活动271场次,引导残疾群众感党恩、跟党走。
主办单位: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wd_paramtracker("_wdxi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