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南宁未成年人网络家园

“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聚焦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效

来源:南宁日报   2023-11-06

绿城绽放文明花 幸福和谐新图景

——“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聚焦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效

  文明花开香满园,城乡发展新风尚。10月31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南宁,实地到青秀山风景区、南宁市国资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忠良村、全国道德模范蓝连青家中进行调研采访,多角度深入了解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亮点和成效。

  青秀山“生态+文明实践”融合发展,南宁市国资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改革发展和文明实践教育相融合,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忠良村以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蓝连青等道德模范树立起了文明榜样……南宁,细微之处的文明亮点融汇成最靓丽的文明“底色”。

  近年来,南宁市扎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城市到乡村,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人民群众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打造“自然课堂”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走进青秀山“自然课堂”压花驿站,工作人员正细心地将由凋零的花朵、飘落的树叶等处理而成的压花材料进行裁剪、粘贴,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画。

  压花驿站是青秀山“自然课堂”的一部分。青秀山“自然课堂”项目牵头人、青秀山科普讲师杨蕾告诉记者,“青秀山‘自然课堂’是围绕趣味性、知识性、科普性而打造的,面向全市公众开展的以介绍地质地貌、生物生态等自然科学知识为主的一系列课堂。其中,压花驿站主要以植物认知与压花为内容,进行手工艺创作以及科普宣传教育。”

  截至10月底,青秀山“自然课堂”已开展149期,受益人数20万人次。目前,青秀山风景区在各专类园区开设“兰花的璀璨”“遇‘稻’你不容易”“课本里的植物”“广西特色植物”“电影里的植物”等60多个“自然课堂”,由讲师们向游客讲解自然科学知识,使自然科学知识“看得见、摸得着”。青秀山风景区还积极推动“自然课堂”进校园,与我市多所小学合作,定期进学校开展科普教育讲座。目前,到全市学校开展活动194场,参与学生达16万人次。

  “希望通过‘自然课堂’中的一系列生态文明宣传实践教育,推动‘生态+文明实践’融合发展,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自然、喜爱自然、保护自然,为生态文明、城市文明贡献一份力量。”杨蕾说。

  搭建精神文明建设阵地 文明实践有力度

  来到南宁市国资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营业大厅(“水精灵”志愿服务站)、启迪·水之韵水文化艺术长廊、启航·水之梦志愿者孵化空间·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凸显水务特色元素的功能区一应俱全。

  南宁市国资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22年7月1日揭牌并投入使用,其下设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营业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目前,实践中心充分结合所在的水务营业大厅资源优势,致力打造成为一个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搭建水务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南宁市国资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水务业务改革发展和文明实践教育相融合,以帮助志愿服务组织实现孵化培育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主题主线,推动形成‘一中心、多基地、N空间’的志愿服务孵化培育平台体系,为市国资系统9大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宣传、学习和交流活动提供场所。”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文化群工部副部长陈茵表示,南宁市国资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开展辐射周边社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启用至今已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5场次,服务企业员工和市民群众2350人次,为宣传文明思想、服务市民群众、活跃群众文化搭建了阵地。

  深化乡风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房前屋后、沟溪两旁栽种着各种花草树木,曲桥回廊、凉亭楼阁等小景建筑闲适雅致,村庄内岭南民居建筑风格别有一番风貌,这是美丽乡村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忠良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忠良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文明创建,注重内外兼修,在“和谐宜居”上下功夫,治理污水、打造休闲景观、改造升级村容村貌,同时,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风尚行动,推动移风易俗,擦亮文明底色,实现了“颜值”与“品质”的美丽蝶变。2017年,忠良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文明创建引领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忠良村还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宜居村庄、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自治区清廉示范村等。

  在推动乡村振兴和文明创建的过程中,忠良村注重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完善文化阵地建设,以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文明文化底蕴,打造了以美丽南方博物馆、农耕文化展示馆、知青红色文化展示馆和土改红色文化展示馆等为代表的文化阵地。

  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涛选择到忠良村建造非遗古建筑传承基地。基地里,大大小小的木质古建筑微缩模型整齐摆放在长桌上、展架间,风雨桥、凉亭、阁楼等惟妙惟肖的木质古建筑微缩模型引人注目,一榫一卯,张弛有序,古建筑的魅力跃然于一个个精巧的木质古建筑微缩模型间。

  “我希望把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发展融入到助力乡村振兴当中。”周涛表示,在忠良村建立传承基地,不仅可以通过开展研学活动、展出木质古建筑微缩模型、接待国内外游客等方式不断传播古建筑知识,还可以教授附近的村民们木质古建筑微缩模型制作等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吸纳村民就业,在传承非遗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在以历史文化传承营造精神文明氛围的同时,忠良村还持续开展“三月三·嘉年华”“全民读书·书香忠良”“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家风家训”主题文化一条街,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活动,用良好的家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如今,忠良村铺展开了一幅文明风尚蔚然成风的美丽乡村图景。

  孝老爱邻获赞誉 文明家风代代传

  在上林县镇圩瑶族乡,提起蓝连青一家,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2018年,蓝连青的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2019年,蓝连青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大家都说,蓝连青一家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是瑶胞的好邻居、社会上难得的好家庭。

  蓝连青丈夫的奶奶是乡里长寿老人,享年103岁。奶奶的健康长寿,与蓝连青等后辈们的悉心照料分不开。奶奶在世时,有一次在上楼梯时不慎摔倒,造成骨盆骨折,从此手脚行动不便。为给奶奶医治伤病,蓝连青按照老中医的指点,到悬崖峭壁上采草药。经过一段时间的药敷按摩和悉心照顾,奶奶的病痛有所缓解,心情舒畅不少,对孙媳妇蓝连青十分感激。

  “奶奶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人生道理。她对人从来不计较,很关心、爱护我们,邻居有困难时她总是会慷慨帮忙。”蓝连青说。

  在长辈的影响下,蓝连青和家人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一直秉持“有舍有‘德’,为德乃为邻”的家训。蓝连青说:“这句家训的意思是舍得帮助他人是一种德行,有了德行才能赢得邻居的尊重,才能团结邻里、共建家园。”平日里,邻居家不管谁有了困难,只要蓝连青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有一位邻居是独居老人。有一次她突发急病,蓝连青接到电话后马上赶过去。但在送医路上找不到车,我又不在家中,情急之下蓝连青背着老人走到了医院。”蓝连青的丈夫卢成回忆起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对于妻子,他心中充满了佩服和敬意。

  一点一滴的小事彰显出大爱,蓝连青与丈夫相濡以沫、言传身教,一家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经营着和睦温馨的幸福家庭。

  在首府的土地上,还有许多像蓝连青这样的道德模范,为社区邻里、社会各界树立起文明榜样,用行动感染和带动更多人讲文明、行义举,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南宁市将继续扎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全民素质,让更多文明之花盛开于细微之处,文明新风拂润邕城。 (南宁日报记者吴潇)

主办单位: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wd_paramtracker("_wdxi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