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南宁未成年人网络家园

清明祭祀意义在深思生命价值

来源:绍兴文明网   2016-03-30

  又到清明时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这个传统节日又有独特的主题,即:在慎终追远中感悟传统文明。  

  如此以厚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就不单单光是祭祀,更有缅怀、感恩、追思等凝重的生命文化主题。即便是祭祀,也是在生者与逝者对话中,人生的意义感怀。通过怡情养志,进而涵养文明。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留给后人精神财富。笔者时常在思考,人有生也有死,人生活在世上,踏实做人、精心做事、立德树人、善始善终,以尽天年。当走完人生之时,不给自己留遗憾,不给后人添烦乱,不给社会增负担。应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生死问题和人生价值。  

  然而,传统祭祀文化似乎把清明直接变成了为逝者上坟烧纸,好像惟此才算继承传统,延续慎终追远之心情。孰不知,这种观念陷入了教条、保守、僵化、狭小的误区。其实,清明祭祀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涵。上坟烧纸是古老的祭祀形式,有其社会背景,而现代社会崇尚文明,也应该摒弃上坟烧纸的陋习,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都能达到祭祀的目的,而且更能体现“清明”的本意。  

  清明祭祀,更体现家国情怀。现如今,清明节已从民间传统习俗变成一个国家的节日,暗含着国家层面对每个个体的关注。清明时节,寄托哀思,追忆先烈,缅怀英雄的丰功伟绩,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向先烈献祭,为英雄而歌,激荡着国人的家国情怀、报国之志。  

  清明节,除了公祭民族先祖、民族英雄,祭奠家族的祖先,还可以亲近大自然,在春天的气息里,感受天人合一的浓烈氛围。在倡导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当下,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清明节中“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精神内涵、民族特性发扬光大,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既是现实生活所需,也是无数革命先烈和我们先辈的期盼。  

  而崇尚自然的意义,更在于与时俱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从生命教育角度看,更多地传播科学的生死观,提倡对老年人厚养薄葬;通过营造文化氛围,把令人感到阴森恐怖的墓园打造成净化生者灵魂的场所;进一步加强殡葬行业的服务质量与公益特质,而不是简单地走市场化之路,都是现代文明的彰显。生命的意义因此而久远。  

  生命和大自然是需要尊重与敬畏的。在清明时节缅怀先人、反思自己、展望未来,“文明”与“清明”无疑是最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清明,就让我们在慎终追远中,感悟这份传统文明,感受生命的价值,进而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辜负这大好春光。(久久泰平)

主办单位: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wd_paramtracker("_wdxi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