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南宁未成年人网络家园

南宁市国际减灾日宣传进校园活动精彩纷呈

来源:南宁晚报   2022-10-17

南宁市国际减灾日宣传进校园活动精彩纷呈,向同学们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避险知识活学活用共同构筑安全防线

  教官现场教学,同学演练自救

  同学们参观现场展示的先进救灾设备

  同学们积极参与避险知识问答

  “自然灾害可以避免吗?”“遇到洪水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地震时不能在哪些地方避险?”……2022年10月13日是第33个国际减灾日。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自救互救能力,10月14日上午,“早预警早行动”南宁市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宣传暨安全知识宣传进校园活动来到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长虹校区,南宁市减灾办、南宁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南宁市蓝盾应急救援中心通过精彩纷呈的系列宣传活动,向同学们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 现场演示教授同学们避险、自救知识

  此次活动由南宁市防灾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南宁市应急管理局主办,南宁晚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长虹校区协办。现场设置了“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以及如何在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灾害事故中及时自救互救的安全知识普及展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南宁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应急避险手册、防灾减灾知识传单等方式,向同学们普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防震减灾、应急处置等知识。

  在有奖问答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参与答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讲解了预防、自救、互救的应急技能等。“地震来临时如何避险?第一步是迅速找到能够躲避的安全地方,如桌子底下,然后蹲下用双手抱住头部,头尽量低下,身体蜷缩。”一名女同学上台进行模拟,直观的演示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

  南宁市蓝盾应急救援中心的黄教官还介绍了遇到食物卡喉时如何通过海姆立克法进行自救或者救助他人。他通过现场示范,让大家边学边做,活学活用。

  ▶▶▶ 通过学生“小手拉大手”普及给家长

  在这场安全知识宣传进校园活动中,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如果住在很高的楼层,不能立马跑下楼的时候,就躲在厕所或者墙角,抱住自己的头部,防止头部被砸到。”三年级(12)班学生龙珑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在地震中避险、减轻伤害。邹欣桐同学表示,要把在活动中学到的避险知识带回家,教会家人。

  南宁市应急管理局宣传科科长马瑛介绍,中小学生在灾害中自救能力比较弱,是一个受伤害可能性比较大的群体。此次宣传活动走进校园,不仅让孩子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遇到灾害应该怎么保护自己,还能通过“小手拉大手”,通过孩子将知识传递给家人。

  接下来,活动还将进入社区、小区、乡村等,将科学的避险自救知识传送给更多人,人人参与自救,将伤害降到最低。长期以来,南宁市防灾减灾安全宣传工作均呈现常态化。如创新“社区响应队+住宅小区分队”形式等,目前,全市15个县(市、区)、开发区的1820个社区各建有1支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总人数达3.4万人,在较大的社区成立了多支5~10人组成的住宅小区分队,进一步将应急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解决防灾减灾救灾和预案体系建设的“前端一公里”问题和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问题。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组成人员主要有社区工作者、居民、志愿者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进行初期处置。

  小贴士

  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就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南宁晚报记者韦薇/文 程勇可/图 )

主办单位: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wd_paramtracker("_wdxi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