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南宁未成年人网络家园

炸圆打糍

来源:南宁新闻网   2012-01-16

  都说过年从小年开始,廿三是“谢灶”的日子,那廿四以后又有怎么样的安排呢? “廿四嘛,炸圆打糍。”健谈的老南宁人桂叔眉飞色舞地告诉记者,并邀请记者到他家里去看桂姨做金球(亦称油团)。

  在桂叔家里,我们看到桂姨把糯米粉、红糖做为主要原料,加上水搅拌成干浆,然后揉搓成一个个小圆球,放进准备好的油锅热炸,让它慢慢受热膨胀,小心翻动,等到表面呈金黄色时捞出来晾干,这样一个个如柚子般大的皮薄内空的“金球”就制成了,吃起来甜脆清香,非常可口。

  按照南宁习俗,百姓们每年都会烧起滚滚油锅,炸出诸多的油炸食品准备过年,其中以金球和银糍最具特色。“这金球和银糍还有一个相当古老的广西特有传说呢。”蓝副主席说,“相传金轮银轮兄妹俩是被御封为‘万寿公王’岭南大首领韦厥的孩子。兄妹俩常常带着油团和糍粑,随父征战,因功勋卓绝,被皇帝分别赐号为‘金轮’‘银轮’,取日月合璧之意。治水安民,教化民众,深得民众爱戴和拥护。兄妹俩死后,人们在南宁、来宾、宜州等地立了许多‘高祖庙’祀奉,成了城镇村落的保护神。为了纪念祭祀兄妹俩,金球银糍自然而然就成了人们过大年不可或缺的供神佳品。”

主办单位: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wd_paramtracker("_wdxi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