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南宁未成年人网络家园

共青团南宁市委:“三机制”让青年志愿服务更有活力

来源:南宁日报   2021-03-08

  共青团南宁市委积极探索青年志愿服务“去行政化、强社会化”,通过构建“协同共建、保障扶持、激励引领”机制,组织形式从行政主导向社会化动员转变,工作模式从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为主向基层化、常态化、品牌化的社会志愿服务项目齐头并进推动,管理方式从阶段化、松散化向常态化、规范化推进,使我市青年志愿服务更有活力。

  建立协同共建机制,创建青年志愿服务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7月,青年志愿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在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正式挂牌,17家社会组织(第一批)共同联建中心,签订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形成11人的固定工作队伍。中心为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了集办公、学习、交流、挂职、实习、开展活动于一体的共享平台。中心还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向社会募集志愿服务项目物资,招募培训社会志愿者,举办志愿服务项目洽谈交流会,进行志愿服务项目执行监督。同时,团市委完善阵地,成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引入社区专职社工,建立“社工+志愿者”工作队伍,打造“团干+社工+志愿者”联动志愿服务模式,扩大志愿服务社会参与覆盖面,带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建立保障扶持机制,保障扶持资金,开展志愿服务培训。2020年,为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团市委设立志愿服务运作专项经费,探索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竞争性资金分配和优秀项目评选,争取到众多项目资金,为志愿服务提供充足物资保障。目前,团市委已为社会服务组织提供了200万元政府采购资金,为疫情严重地区募集物资和承接项目创造的市场价值约490万元。团市委联合各单位、爱心企业每年举办“志愿者交流洽谈会”,进行社会资源链接和整合,目前已为30多个社会组织承接支持志愿服务项目70多个,获社会支持资金累计400多万元。为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团市委开设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和宣讲夜校班“初心课堂”,免费服务137个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孵化60多家社会组织,培育100多名青年志愿者骨干和20名青年志愿者领袖,评选出20名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形象大使和5个精选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等。

  建立激励引领机制,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完善激励回馈制度。2020年11月,全市12个县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全部在民政部门注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走在全区前列。团市委积极搭建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QQ、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建立青年志愿服务队登记管理制度,在全区率先提出青年志愿服务队创建“南宁标准”(即“四有标准”:有队名、有队长、有队旗、有队服)。根据志愿服务时长和志愿服务活动成效,积极开展星级青年志愿者(组织)、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等评选表彰,并针对不同社区和人群需求策划不同类型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团市委策划实施了志愿服务进社区学雷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老旧小区攻坚整治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志愿品牌的示范引领。(南宁日报记者史梦婷 通讯员周理)

主办单位: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wd_paramtracker("_wdxi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