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南宁未成年人网络家园

“云”上寄哀思 心中忆故人

来源:南宁晚报   2020-04-07

“云”上寄哀思 心中忆故人

广西清明代祭扫公益活动在区内62个祭场同步举行

上午10时,在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声中,全体人员垂首肃立,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3分钟

在南宁殡仪馆祭场,司仪庄重地敲响铜锣,请出祭祀牌位

  “隔空不隔爱,共祭传真情。”“为爸爸点一支蜡烛,燃一段心香,永远还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非常时期,广大群众通过“云祭扫”弥补未能亲临现场进行祭祀的遗憾,通过“空中信号”寄托哀思,追忆故人。

  4月4日,自治区民政厅组织广西62个殡葬服务机构(祭场)同时举行广西清明代祭扫公益活动。在全区殡葬服务机构举行代祭扫同时,市民也可通过“广西殡葬之窗”网络平台追思故人。据统计,截至4日14时,有571万多名网友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和参与了代祭公益活动。同时,通过网络祭祀平台进行网络祭扫达194万多人次。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好评。

  网络直播代祭扫,屏幕内外同肃立

  细雨蒙蒙,山河肃穆。广西清明代祭扫公益活动南宁殡仪馆祭场现场,民政等有关部门干部职工与各界群众代表近30人代广大群众祭扫故人。上午10时,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在遥遥响起的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声中,全体人员垂首肃立,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3分钟。

  随后,广西清明代祭扫公益活动正式开始。在南宁殡仪馆祭场,几名司仪庄重地敲响铜锣,奉上具有壮乡特色的彩色糯米饭、鲜吉果、茶酒等。

  “百家姓氏,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特殊时节,集体代祭;春暖花开,再来家祭。诚心祈祷,中华大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名司仪整肃衣饰,缓步上前,庄严宣读祭文,表达人们慎终追远、弘扬孝道、明礼感恩的真挚情怀。

  祭文宣读完毕,在场人士和网络另一端的市民网友们起立站定,面向墓园或故乡的方向,向先人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行三鞠躬礼。工作人员和来宾还依次敬献鲜花,代寄哀思。

  同一时刻,当天区内其他61个祭场也根据当地民俗习惯,因地制宜,设置了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祭扫环节,代祭扫公益活动圆满礼成。截至当日14时,有571万多名区内外网友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和参与了代祭公益活动。

  超百万人“云祭祀”,“空中家园”寄哀思

  今年清明节群体集中祭扫活动被暂停后,网络祭祀活动得到了市民支持。记者从南宁市各大墓园了解到,各大墓园及时在官网或墓园门口发布暂停关闭墓园的通告。截至目前,未发生擅自闯入墓地祭拜先人的事件。

  考虑到中国传统清明文化祭扫习俗,今年除了全区62个祭场同步开展集中代祭扫活动,民政厅还推出供市民网络祭扫的“广西殡葬之窗”互联网祭扫平台。

  市民唐风清的双亲安葬在青龙岗长安墓园已10年之久,4月4日在网络上观看完代祭扫直播后,他们全家打开了“广西殡葬之窗”微信公众号,点击网上祭扫,进入了早些天为父母建好的纪念空间,“在这里,静静给二老献花,点蜡烛,跟他们说说话,也是一种告慰”。

  “5年了,每次想到父亲,心里就疼。”李家斌先生说,早在一个月前,他与家人得知墓园依旧是暂停关闭的消息后,也思量着在家里摆祭台悼念父亲。当得知广西开通了网络祭扫平台,他早早就进入平台为父亲建立起一个“空中家园”,让哀思在虚拟时空延续。

  “在直播网课之前,我们组织孩子们在纪念空间里悼念烈士。”南宁某教育培训机构黄老师说,往年清明时节,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先烈。今年,受疫情影响,小学尚未开学,老师们便组织了一场课前“云祭祀”小活动,通过“广西殡葬之窗”纪念空间追思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韦拔群革命烈士,以及科学家黄大年等先辈,让孩子们不忘历史和初心。

  据统计,截至4日14时,全区民众通过“广西殡葬之窗”网络祭祀平台进行网络祭扫194万多人次。

  人性化殡葬服务,为逝者与家属考虑

  与其同时,记者还从各大殡葬机构了解到,疫情期间,除了开展网络“云祭扫”,对于一些具体的殡葬服务业务,如骨灰寄存续费、先人下葬等,殡葬服务机构或部门都推出人性化服务。

  例如:青龙岗长安墓园考虑到清明期间逝者家属办理下葬业务较多,在做好防控疫情工作前提下,允许家属办理下葬业务,但将参加逝者下葬环节的人数限制在10人之内。

  南宁市殡葬服务管理处主任胡鑫宁介绍,目前,共有3.6万具骨灰在此寄存,管理处公众微信号也开通了网络祭扫通道。同时,该通道还可以满足家属网上办理续费交费业务。不过,祭拜场、公墓、告别会和守灵等殡葬服务业务目前还是处于暂停状态。如有市民前来业务大厅办理骨灰寄存业务,每户只允许2人进入大厅办理。在与逝者确认见最后一面环节,可分批进入,但人数不能超过20人。

  同时,殡葬服务管理处实行网上交纳或延期交纳管理费,开展公益代祭、敬献鲜花、挂华丝带等简约文明的替代服务,并计划在疫情结束后继续组织公益花坛葬、骨灰撒海等生态安葬活动。(南宁晚报记者彭媛媛/文 赖有光/图)

主办单位: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wd_paramtracker("_wdxi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