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南宁未成年人网络家园

为了百姓的健康——南宁市“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综述

来源:南宁日报   2021-01-15

为了百姓的健康

——南宁市“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综述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南宁市医务人员火线入党,在隔离病房内面向党旗庄严宣誓。

随着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日趋完善,我市老人可以享受更加便捷的社区养老服务。 记者宋延康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身体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紧急动员、全面响应、迅速行动,交出了一份硬核的“成绩单”;多年进行医改探索、投入健康扶贫等,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交出了一张出色的“南宁答卷”。

  “十三五”以来,南宁市始终把人民身体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民生关切,狠抓工作落实,围绕健康南宁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着力解决百姓看病难点、堵点问题,全市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高、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南宁市卫生健康事业稳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抗疫情

  交出一份硬核“成绩单”

  数万名医务人员不畏生死、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

  105名医疗队员白衣逆行驰援湖北,展示了南宁卫生健康工作者的无私大爱与责任担当;

  从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到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全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南宁市仅用了40余天!

  ……

  去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筹全局、果断决策,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快速确定了救治定点医院,推动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等。广大白衣战士挺身而出,以“生命拯救生命”践行神圣的誓言,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交出了一份硬核“成绩单”。

  在2020年9月召开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来自我市卫生健康系统的韦球、梁小霞和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获得殊荣。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疫”中,他们是可歌可泣的邕城白衣战士代表,他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引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他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驰援武汉甘当“生命摆渡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奋战甚至直面死神。

  大战中见初心,大考中见党性。无论来袭的是新冠肺炎疫情、“非典”还是禽流感,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医务人员都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坚强守护者。

  “十三五”以来,我市持续强化举措,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广大市民的健康指数节节攀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现重大突破,2016至2019年重症病例下降70%,死亡例数、聚集性疫情双降80%,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核病呈持续下降趋势,2020年全市肺结核发病率较2015年下降23.68%(达到20%标准),疾病预防控制成效明显;免疫规划成果不断巩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95%以上;慢性病防治体系不断完善,现初步建成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个,在建2个,创建及在建数量均为全区最多。

  “十三五”期间,南宁市卫生医疗事业取得优异成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连续获全区2016年、2017年、2018年度第一名;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年度考核获全国第五名;艾滋病防控工作连续五年获全区防艾攻坚考核综合评分第一名;减免艾滋病患者治疗首次检查费用工作入选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先进模式并在全国推广;2014至2019年6年共减免首次上药辅助检查费用11500多人、减免首次复查肝功能检查费用近10000人;关怀温暖艾滋病患者,全面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覆盖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持逐年下降态势,优于全区、全国水平。

  云健康

  探索一种智慧医疗模式

  2020年12月10日上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一位刚做完检查的准妈妈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在家用手机在网上预约挂号,省去了在门诊等待的时间,而且在手机上就能查到报告,智慧医疗真是太方便了!”

  我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信息惠民、惠医、惠政为导向,探索一种智慧医疗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让更多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健康红利,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建成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平台接入市级医疗机构13家、县级医疗机构20家、乡镇卫生院118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家,实现全市范围内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建成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全员人口三大基础数据库。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每天从各医疗机构266个业务系统抽取数据,共汇聚了健康医疗7.8T存量数据,为跨机构业务协同应用、卫生主管部门进行业务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设更实用的应用系统。在“慧民”方面,推行电子健康卡平台建设,实现统一就诊卡应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医疗健康信息服务,优化就医服务流程,有效解决了医院的“三长一短”(挂号、看病、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问题。目前,全市13家市级和20家县级公立医院已启用了电子健康卡,全市居民领取电子健康卡近80万张,2019年全年门诊预约诊疗人次比2017年增长了31.9%。在“慧医”方面,推行统一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全市236个医疗机构应用,提升了基层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建设南宁市远程影像和心电诊断系统平台,覆盖全市所辖121家乡镇卫生院、37家市县级公立医院,构建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新模式,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共进行远程心电诊断7.13万例、远程影像诊断3.99万例。在“慧政”方面,建设南宁市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处置了60多起突发事件,开展了160多次医疗保障指挥工作,特别是在南宁市举办的重大赛事和大型活动保障服务中取得较好效果。

  保基本

  释放一波医改健康红利

  2020年10月28日,上林县居民黄佳因腰部不适,一大早就来到离家不远的县人民医院就诊。黄佳的病情比较复杂,通过数字化成像拍片检查后,医生把影像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即时传给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不一会儿,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就清晰地反馈到上林县人民医院的电脑屏幕上,县人民医院医生随即建议黄佳住院治疗。

  自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南宁市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痛点问题,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努力让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安全、更有效、更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改的关键。为破解看病难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市稳步推进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联动上下,优质医疗资源逐渐下沉,更多基层患者可以就近得到及时救治。“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期盼正逐步变为现实。

  在县乡,市辖的21家县级公立医院、99所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县乡一体化管理改革。2018年,在实施县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基础上,我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结合实际创新发展出县域医共体“上林模式”。截至目前,南宁市已实现100%乡镇卫生院参与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目标。

  在城区,南宁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立,统筹管理体制,调整医保支付、财政投入、人事薪酬等利益机制,运用综合绩效考核等手段,推进集约化发展,明确医疗集团自主管理权限,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真正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更加舒心的医疗保健服务。据统计,2020年医联体牵头医院指导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1项,医联体牵头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911人次,基层人员赴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489人次。通过医联体建设,南宁市基层诊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更便捷,“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逐渐形成。

  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7年4月30日,南宁市辖区内32家城市公立医院启动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调整1698项医疗服务价格;落实财政补偿,三年来我市给予取消药品加成专项补偿8250万元;公立医院通过财政补助和调整价格的整体补偿率达100%。公立医院药占比从2017年的33.3%降至2020年的25%,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从26.4元降至23.8元,既提高了公立医院收入含金量,也让患者享受到更多实惠。

  南宁市还开展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改革,解决乡村医生的身份、待遇、社会保障和事业发展等问题,为乡村医生搭建起“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的舞台,夯实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健康需求,推动分级诊疗、健康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建高地

  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学科

  如何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多优质医疗服务?“十三五”以来,我市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实招硬招,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群众就医更优质、安全、便捷。

  安排27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支持市级公立医院临床特色优势专科品牌建设,先后有29个学科(特色专科)荣获自治区重点学科称号,12个临床专科荣获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称号。“十三五”期间,我市卫健重点学科建设进展良好,已打造市级重点学科19个,其中重点学科6个、特色专科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新获自治区医学重点学科(培育)通用版3个、县级版3个,自治区医学重点实验室培育2个。王福生院士工作站、韦贵康国医大师工作室等先后落户南宁,朱琏针灸已在海外建立两个基地。

  “十三五”期间,我市构建起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临床医疗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机构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项目,有力推进了分级诊疗制度。截至2020年9月30日,我市共录取695名订单定向医学生,其中326名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我市不断加强中医壮瑶医医疗服务建设,发展壮大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队伍,“十三五”期间,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壮瑶医类医院床位数达0.94张,每千常住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0.52人,中药壮瑶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67.02%,中药材种植业产值5.407638亿元。同时,我市积极抓好中医壮瑶医养生保健服务质量,传承创新中医药壮瑶医药水平,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宣传,加强中药壮瑶药资源保护及利用,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设,加强中医药治理体系,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

  强筋骨

  构建一个“大健康”新格局

  对横县平郎乡池鹏村的贫困户施金宇来说,为看病而奔波曾经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住得离城里的医院比较远,看病取药都很费时间,所以以往他每次去城里都会买回一大堆药。而如今村卫生室诊疗设备“五脏俱全”,还经常有专家下乡诊治,施金宇乐呵呵地说:“现在看病太方便了!”

  为让更多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市加大卫生资金投入,医疗资源总量持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19年,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830个(比2015年的4264个增加566个),包括医院137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624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1所、其他机构18所。2019年全市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54347张,比2015年的41055张增加了13292张,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130张,比2015年增加3107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为7.4张、执业(助理)医师3.68人、公共卫生人员1.19人,均超额完成目标。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为4.63人,基本完成目标。实施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402个,总投资56.29亿元,包括市直属单位项目37个及城区医院、城区妇幼保健院、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等79个项目建设;3家市级医疗机构(南宁市儿童医院、相思湖医院、中医院石柱岭分院)建设加快推进,建设了4个市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新建4家城区医院落地,新(扩改)建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期实行建设,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上基本医疗设备,城市“15分钟医疗服务圈”初步形成;每个县都有一家二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县域4家中医医院(横县、宾阳、上林、马山)实现易地整体搬迁建设,100%行政村设有标准化村卫生室。

  筑网底

  织牢一张百姓健康保障网

  几年前,上林县大丰镇的蓝大爷一头疼脑热就要到医院诊疗,现在他打一个电话,就会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这得益于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面开展。目前,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712个,拥有家庭医生5768人,常住人口签约率41.46%,重点人群签约率72.1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签尽签,基本实现全覆盖。

  我市坚持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截至2020年7月31日,培养全科医生2008人,执业注册的全科医生有1615人,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2.2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一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横县人民医院、宾阳县中医医院获批自治区级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近年来,这些基地为各医疗机构培养和在培1035名住院医师、140名助理执业医师。投入1400万元,分批次对全市2792名乡村医生开展为期3个月的在岗脱产培训。

  我市深入实施健康扶贫,斩断“病根”拔“穷根”,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从最早的9种逐年增加到30种,对患大病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有效治疗,救治人数从2018年的3424人次上升到现在的1.77万人次,救治率达99.67%;累计获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人员达10.58万人次;贫困人口住院和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90%、80%以上;完成了87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49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点及1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对所有“破旧漏”的村卫生室进行修缮,改善了就医环境;实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管理模式,破解基层卫生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的难题,消除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人员“空白点”,全面实现了医疗机构“三个一”、医疗人员“三合格”,让基层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看得好病。

  五年来,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优化整合,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和“人员全覆盖”;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均开通全区异地就医结算功能,超过60家公立医院接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从2018年起,市职工医保启动个人账户“家庭共享”新政策,一人有卡全家共用。

  一张政府兜底的百姓健康保障网络正越织越密。

  共行动

  共建一个美好生活愿景

  日前,南宁市荣获第八轮自治区文明城市称号,这与健康南宁的建设密不可分。

  2019年,我市实施健康南宁建设,2020年更是全面启动19项健康专项行动,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在南宁开花结果。

  为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我市成立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通过开展“壮族三月三·健康春之声”健康文化宣传服务月、健康中国行等活动,组织专家深入村屯、企业、学校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

  为保障群众健康,我市多年来一直把危重孕产妇救助、精神障碍患者救助、贫困肺结核患者救助等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五年来,已有百万人次受益;推行全方位孕期保健服务工作,普及产前检查及健康孕育知识,我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9.99%,同比增长3.46%;加强婚前保健意识,减少缺陷患儿的出生,目前我市婚检率由2015年的98.12%提高至98.99%;市卫健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南宁市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健康养老模式,医养结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3个医养结合案例获评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

  五年来,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三连冠和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创建全国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全国第二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等称号。

  “乘势而上,擘画未来,共同绘就‘十四五’美好蓝图。”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谢宗务表示,“健康南宁建设,凝聚着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需要全体卫生健康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更需要全社会共建共享、共同努力,让邕城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健康南宁”步履铿锵,全面开启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南宁日报记者李静 图片除署名外由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

主办单位: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wd_paramtracker("_wdxi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