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南宁未成年人网络家园

南宁:绿城水岸好风光

来源:南宁日报   2020-12-24

沙江河。 记者潘浩摄

那考河湿地公园美如画。 记者黄维业摄

  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彰显了南宁市水环境的完美蜕变——

  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建成区原有38个黑臭河段现已基本消除黑臭;

  那考河项目成为全国城市内河流域综合治理及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标杆,获得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竹排江黑臭水体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典型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2019生态环境强化统筹专项行动)通报表扬的7个典型案例之一;

  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以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为全国提供了“南宁经验”;

  邕江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连续多年实现“Ⅱ类水入境、Ⅱ类水出境”……

  水环境综合治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首府生态环境保护和长远发展。“十三五”以来,南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以“治水、建城、为民”为城市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国务院“水十条”提出的目标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要求,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总体治水思路,举全市之力组织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攻坚战”,推进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青秀山兰园水清岸绿景美。 记者黄维业摄  

青山绿水秀美邕江。(王日光摄)  

  控源截污解决污水直排问题

  过去,有着“绿城”美誉的南宁虽然治水多年,但是仍面临尴尬现实:建成区13条城市内河有38个河道段存在黑臭水体。

  保护水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水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十三五”以来,南宁市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尽锐出击、高位统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全流域系统治理思路,统筹岸上岸下、上游下游开展全要素治理,确保河水长治久清。

  水环境污染,黑臭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网。近年来,南宁市狠抓污染源头排查整治,加快雨污管网错接混接改造,着力解决污水直排入河问题。

  内河治理难点主要在于控源截污。提起朝阳溪,这条又黑又臭的内河曾让周边居民烦恼不已。在南宁市多个流域治理项目中,朝阳溪整治聚集了“老南宁”最多的目光。

  “面对朝阳溪范围广、管网系统复杂等困难和问题,我们坚持‘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的要求,系统推进城市内河及黒臭水体治理。”南宁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工程前期组副组长、建宁水务集团总工程师韦永平说。

  南宁市通过对上游河道开展综合整治、新建暗涵和污水干管、新建处理能力10万吨/天的朝阳溪污水处理厂、进行生态基流补水,实现“清污分流”和污水应收尽收,困扰沿岸居民多年的水体黑臭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015年以来,南宁市建成区累计完成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约1290公里。2018年开始集中对建成区雨污管网错混接点、断头点、淤堵点、破损点进行整治,截至2020年12月11日,完成改造雨污管网错混接点7246个,完成整治污水管断头点262处,完成管网清淤修复约285公里。经过大力开展管网建设改造,我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显著提高,稳定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由2015年的49.6毫克/升提升至64.5毫克/升,已基本补齐污水管网短板,基本消除管网空白区。

  在江南污水处理厂,崭新的污水处理设施昼夜运转。从市政管网采集引入的污水,经8道过滤消毒处理工序,由黑臭转为微黄直至透明,再经由出水管网汇入邕江。

  2019年8月30日,江南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及三期工程如期通水试运行,是广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之一。项目建成后,江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由48万立方米/日提高至72万立方米/日,出水水质由国家一级B标准提高至国家一级A标准。

  污水处理厂是黑臭水体的末端治理环节。南宁市以问题为导向,补齐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2018—2020年新建污水处理厂8座、改扩建污水处理厂4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6万吨/日,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83万吨/日(近一年日均城市供水量约148.31万吨),满足城市污水处理需求。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南宁市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市政排水管网和河道水体联动,开展“厂—网—河(湖)”一体化管理。全市排水设施纳入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一张图”管理,开展埌东污水处理厂“厂—网—河(湖)”一体化试点。开展江水倒灌口整治及流域污水管网排外水、自来水漏损整治,埌东污水处理厂等厂提质增效取得初步成效。

  全流域治理重现潺潺清水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那考河湿地公园6公里长的河道沿岸上呈现一片色彩斑斓的花海。一江碧水蜿蜒流向远处,小鱼在水中畅游,不时在水草中穿行嬉戏。这里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南宁黑臭水体及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示范项目。

  “那考”在壮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的绿色水田,寓意着环境优美。但在几年前,这里却是一片黑臭水体,被当地人称为臭水沟。

  2015年,总投资约11.9亿元的那考河流域PPP综合治理项目启动,该项目在全国首创“一个核心,两种理念”的城市水环境治理“那考河模式”:以PPP模式为核心、全流域治理理念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经纬,通过社会资本引入,河道全线截污,海绵城市技术“造血”,把长6.35公里的那考河打造成一个生态海绵体。

  经过治理,那考河项目成为全国城市内河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及海绵城市建设标杆,获得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近年来,那考河水质不断提升,氨氮、COD等主要污染物指标逐年下降,水质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

  如何接力治水,让内河重获新生?在那考河流域治理的带动下,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等一批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治理的项目全面启动,并取得成效。

  按照打造“那考河2.0升级版”标准,南宁市于2018年12月完成沙江河流域治理PPP项目建设,建成全区首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沙江河再生水厂,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热门景点。

  项目完工后,家住沙江河畔的南宁市民潘慧蓁将自家阳台的窗户换成了落地窗。“以前那个臭水沟就在附近,我们根本不敢开窗户。现在,河治理好了,我们一家要把以前的风景‘补’回来!”潘慧蓁喜笑颜开地说。

  目前,南宁市正在系统开展中心城区内河流域治理,亭子冲、那平江等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已建设完成,黑臭水体得到消除;竹排江茅桥湖至邕江出水口段经系统治理已消除黑臭并保持稳定,2020年1月,竹排江黑臭水体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典型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的7个典型案例之一;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水塘江综合整治工程、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3个PPP项目(涵盖8条内河流域)加快建设,各河段影响水质的控源截污工程已完成,黑臭水体已消除。

  海绵化改造提升让城市更宜居

  海绵城市是什么?多年前很多南宁市民都会这样问。如今,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南宁已家喻户晓。它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让山更青、水更绿,也让南宁市更宜居,市民更幸福。

  5年来,作为第一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南宁市为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一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目标,从体制机制建设、规划建设管控、系统治黑除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精心实施了一大批涉及小区、公共建筑、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水生态修复等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程。

  南宁市积极探索创新,截至2019年3月,试点区共完成海绵建设项目287项,完成总投资107.52亿元。随着一批海绵提升改造项目的建成,城市发生美丽蝶变,也使广大群众从中受惠。

  虽然今年夏天经历多次暴雨冲刷,但厢悦园小区一改过去“逢雨必涝”的状况。“地面没啥积水,出门不再担心踩‘水雷’,雨水都流到蓄水池里了。”小区业主朱先生说。

  厢悦园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管道建设标准低,路面全是水泥地,下暴雨易积水。“以前一下雨,我们楼栋单元门口积水就排不出去,有时甚至一个星期才能排干。”住户蓝先生回忆改造前的情景时连连摇头。

  作为南宁市第一批海绵化改造小区,厢悦园小区改造后建成了许多海绵设施:原有的混凝土停车位被改造成透水性的生态停车位;原有的混凝土路面加铺透水沥青,雨水透过沥青进入混凝土路面,再经路边软管进入花池实现再利用,解决了小区的绿化带用水问题。

  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让一些街道、社区内涝问题迎刃而解,南宁的公园景区同样因海绵城市建设而发生了新的变化。

  石门公园内的废旧游泳池被改造成雨水湿地,单调的草坪变成了旱溪和雨水花园,园内的明湖也更加清澈。在石门公园海绵化改造中,通过引入周边小区客水、净化地表径流、建设生态雨水湿地、路面改造成透水铺装等措施,有效收集净化雨水。收集的雨水不仅用于公园内部,还能对民歌湖进行生态补水,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效改善了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在海绵化改造前,青秀山兰园一侧山坡上红土裸露,生活污水、养殖废水无序排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经过水环境治理和海绵化改造,雨水通过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层层渗滤,再流入沿山体道路设置的雨水截流调蓄渗透井,用于景区绿化浇灌。

  南湖是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之一,南湖公园环湖路如今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经过海绵化改造的环湖路可达到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符合健康步道行走要求。

  2019年3月,南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以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为全国提供了“南宁经验”。 (南宁日报记者尹海明)

主办单位:南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wd_paramtracker("_wdxid=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